學院要聞
首頁  -  學院動态  -  學院要聞  -  正文
【學術前沿】8858ccl8利官网劉剛教授團隊在維生素D與糖尿病并發症領域取得新進展

來源: 時間:2022-09-30 點擊量:


近期,8858ccl8利网址8858ccl8利官网劉剛教授團隊在維生素D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和大血管并發症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分别發表于國際權威期刊Diabetes Care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22928日,糖尿病領域權威期刊Diabetes Care在線刊發了8858ccl8利官网劉剛教授團隊題為維生素D及其受體基因多态性與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發症發生風險的前瞻性研究” (Vitamin D Status, Vitamin D Receptor Polymorphisms, and Risk of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Among Indiv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Prospective Study) 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表明:體内較高濃度的血清25-羟維生素D水平與微血管并發症,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發生風險下降均顯著相關。另外,維生素D受體基因多态性會影響微血管并發症發生風險。8858ccl8利官网碩士研究生陳雪為第一作者,劉剛教授為通訊作者。



2022630日,臨床營養領域頂級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在線刊發了8858ccl8利官网劉剛教授團隊題為維生素D水平及遺傳因素與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發症發生風險的前瞻性研究” (Vitamin D Status, Genetic Factor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ong Indiv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Prospective Study)。研究表明:體内較高濃度的血清25(OH)D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發症風險降低顯著相關,且風險在25(OH)D達到50 nmol/L左右趨于平穩。另外,血清25(OH)D心血管并發症風險的關系不受心血管病遺傳風險和維生素D受體基因的多态性的影響。8858ccl8利官网博士研究生萬真真為第一作者,劉剛教授為通訊作者。



這是該團隊在前期針對膳食營養(血清類胡蘿蔔素、維生素D、硒、葉酸與維生素B12、堅果、低碳與低脂膳食模式)和生活方式等因素與糖尿病并發症及過早死亡風險研究成果(JACC 2018; Circ Res 2019;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0; Diabetes Care 2021,2022a,b; PLoS Med 2022; JAMA Network Open 2022; Diabetologia 2022; Engineering 2022; Am J Clin Nutr 2022a,b)基礎上又一項重要研究發現。該系列研究成果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已成為世界範圍内的公共衛生問題。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症,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神經病變,是困擾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并發症之一,常導緻患者整體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并可能危及生命。然而,目前機體25(OH)D水平是否會影響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并發症發生風險尚不清楚。

第一項研究共納入147092型糖尿病患者。經過中位數為11.2年的随訪後,通過對多種潛在混雜因素(年齡、性别、種族、生活方式、膳食因素、體力活動、夏季戶外活動時間、BMI、腎小球濾過率、患病情況、采血季節、血糖控制狀态等)進行控制和分層分析發現

l 體内較高濃度的血清25(OH)D與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并發症,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神經病變發生風險的降低顯著相關。與25(OH)D濃度處于最低組 (<25.0 nmol/L) 的糖尿病患者相比,最高組 (≥75 nmol/L) 糖尿病患者複合微血管并發症發生風險降低35% (HR: 0.65, 95% CI: 0.51-0.84),糖尿病視網膜病發生風險降低38% (HR: 0.62, 95% CI: 0.40-0.95),糖尿病腎病發生風險降低44% (HR: 0.56, 95% CI: 0.40-0.79),糖尿病神經病變發生風險降低52% (HR: 0.48, 95% CI: 0.26-0.89)

l 劑量-反應分析表明,血清25(OH)D水平(10-106 nmol/L)與複合微血管并發症、糖尿病視網膜病、糖尿病腎病間呈線性劑量-反應關系

l 攜帶rs1544410 (BsmI) TT等位基因或rs731236 (TaqI) GG等位基因的糖尿病患者發生複合微血管并發症的風險顯著增加。此外,與對照組相比,血清25(OH)D≥50 nmol/L并攜帶rs1544410 (BsmI) 的主要等位基因純合子 (CC) rs731236 (TaqI) 的主要等位基因純合子 (AA) 的糖尿病患者發生複合微血管并發症的風險分别降低46%45%



此外,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是導緻T2D患者死亡和傷殘的主要原因。既往部分流行病學研究在一般人群中發現,較高的血清維生素D濃度與CVD發生風險的降低存在顯著相關。然而,近期一些大型随機對照試驗并未發現補充維生素D具有心血管保護等健康效應。有研究提出了阈值效應的概念,即維生素D補充可能僅在水平較低的人群中才能發揮健康效益。2型糖尿病患者中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者比例常較高,然而,機體血清維生素D水平與2型糖尿病患者的CVD發生風險的關聯目前尚不清楚。

第二項研究共納入15103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心血管并發症的相關分析。經過中位數為11.2年的随訪後,共發生3534例新發CVD。對多種潛在混雜因素(年齡、性别、膳食因素、生活方式、用藥、血糖控制狀态等)進行控制和分層分析發現:

l 體内較高濃度的血清25(OH)D2型糖尿病患者CVD并發症發生風險的降低顯著相關。與血清25(OH)D濃度最低組 (<25.0 nmol/L) 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最高組 (≥75 nmol/L) 2型糖尿病患者CVD發生風險降低25% (HR: 0.75, 95% CI: 0.64, 0.88), 缺血性心髒病發生風險降低31% (HR: 0.69, 95% CI: 0.56, 0.84)

l 劑量-反應分析表明,血清25(OH)D (11.3-105 nmol/L)2型糖尿病患者CVD發生風險下降存在非線性劑量-反應關系,且風險在25(OH)D達到50 nmol/L左右趨于平穩。

l 利用與缺血性心髒病發生風險相關的單核苷酸多态性構建基因風險評分 (Genetic risk score, GRS),分析其與血清25(OH)D的聯合作用發現,與25(OH)D <25 nmol/L及高遺傳風險的糖尿病患者相比,較高25(OH)D (≥50 nmol/L)與低遺傳風險的糖尿病患者發生缺血性心髒病風險降低50% (HR: 0.50, 95% CI: 0.39, 0.65)



以上研究提示,維生素D作為可改變的膳食營養因素,或許可應用到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發症的預防策略中。該系列研究成果為維生素D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人群數據。

本研究的合作者包括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JoAnn E. Manson教授,以及8858ccl8利网址8858ccl8利官网潘安教授、劉烈剛教授、單志磊教授、郭彥君副教授和陳梁凱講師。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傑出青年基金等資助。

相關文章鍊接:

https://doi.org/10.2337/dc22-0513

https://doi.org/10.1093/ajcn/nqac183


聯系我們

地       址:武漢市硚口區航空路13号8858ccl8利网址同濟

                 醫學院8858ccl8利官网一号樓102室學院辦公室

聯系方式:86-027-83693673

學院信箱:tjgw@hust.edu.cn
領導信箱:GGWSyld@hust.edu.cn


Copyright © 版權所有  永利(8858cc-VIP认证)官网·Unique Platform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