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激發同學們的學術熱情,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用學術誠信照亮求知道路。8858ccl8利官网于2024年11月9日19:00在形态樓2中教室舉辦了學術經驗分享會。本次分享會邀請了博士生呂豔玲、馬玉迪陽、張亦弛,碩士生唐琳茜、王家甯、李依霆共六位優秀同學分享她們的學術經驗。研究生輔導員郎茜和70餘名研究生共同參與活動。

21級博士生呂豔玲以第一或共一作者發表SCI論文共6篇,目前主持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博士研究生),其研究方向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流行病學和機制研究。呂豔玲結合自身成長經曆深刻闡釋她所理解的“做人、做事、做學問”,她勉勵師弟師妹們繼承并弘揚同濟醫學院的優良傳統;腳踏實地,求真務實,奮發向前,以此鋪就個人成長的堅實道路;在學術探索中,要追求真理,勇于創新,不斷攀登學術的高峰。

22級博士生馬玉迪陽的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流行病學。博士期間,他參與多項科研任務,深入貫徹“醫工交叉”前沿科學研究理念,以第一或共一作者發表多篇影響因子大于10的國際高水平研究論文,單篇最高影響因子39.3。馬玉迪陽結合自身實際經曆與在場同學探讨了論文被拒稿的三種情況:分别是直接拒稿、拒稿後可以重新投稿、同行評審後被拒稿。面對直接拒稿,需要冷靜分析拒稿原因,再選擇更合适的期刊進行投稿,同時也要保持積極的心态,将拒稿視為科研道路上的寶貴經驗。拒稿後可以重新投稿的情況下,編輯通常會給出具體的修改建議。我們要認真對待每一條評審意見,對論文進行細緻的修改和完善,秉承學術誠信的原則再次按照期刊要求重新提交。當同行評審後被拒稿時,更要認真閱讀評審人的反饋,深入剖析論文的不足之處,必要時可以尋求導師或同行的幫助,對論文進行修改或重新設計實驗。最後,他鼓勵大家不要因為一次拒稿而氣餒,隻要堅持不懈,正心修學,終會有碩果累累的一天。

24級博士生張亦弛以第一或共一作者發表SCI論文2篇,獲得“校三好研究生”和“校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連續兩年獲得一等學業獎學金。他結合專業特點為低年級同學介紹了公共數據庫的優勢、如何合理使用公共數據庫、公共數據庫的不足與缺點,并以自身的研究為例,詳細闡述了如何根據已有的數據庫和研究熱點去尋找合适的研究方向。張亦馳同學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作為分享的結尾,與同學們一起讨論,華科公衛學子如何在可為時代,明德尚學,做有為青年。

22級碩士生唐琳茜曾獲得“校優秀學生幹部”等榮譽,以8分的成績通過了雅思考試。在本次分享會上,唐琳茜同學向在場的同學分享了她在學術研究和英語學習兩方面的寶貴經驗。在學術研究方面,她分别從科研選題、數據分析、論文寫作三個重要環節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在英語學習方面,她認為我們可以通過聽英文歌、觀看英文影視劇等方式來創造英文環境,提高自己的語感。在雅思備考上,她建議大家分闆塊進行備考複習。在聽力和閱讀方面,要熟悉題型、學習解題技巧,并可以利用雅思哥等軟件進行刷題練習;在寫作方面,可以先熟悉題型,學習寫作的結構,并積累不同話題的觀點和素材;而在口語方面,需要結合當季題目自己寫稿子記憶,并尋找口語陪練來了解自己的水平,有針對性地進行提高。

22級碩士生王家甯結合自身實際經曆,分享了她在科研選題方面的經驗和心得,目前她以第一或共一作者發表SCI論文6篇。她認為在科研選題時不要輕易拒絕任何一個想法,而應該結合文獻檢索的情況,尋找可能的創新點。這種方法不僅能夠幫助自己在科研道路上找到方向,還能夠激發個人的創新思維,為未來的學術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除了科研選題,她還提到了繼續教育的重要性,她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各種會議和論壇開闊自己的視野,并特别提到了同濟暑期學校,這是一個能夠讓學生們接觸到更多學術資源和交流機會的平台。通過這些的學習和交流,同學們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為未來的學術生涯和職業生涯做好準備。

23級碩士生李依霆以第一或共一作者發表SCI論文2篇,最高影響因子25.7。連續兩年獲得一等學業獎學金,獲得“校三好學生”等榮譽。李依霆以“能動性學習”作為開篇之言。她認為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績點,更是為了自我成長。在這個過程中,要學會“我缺故我學”,在實踐中學習,拒絕功利性思維,堅守底線,讓學習成為一種内在的驅動力。此外,她認為要培養解決問題的思維,面對科研困難時,要拒絕畏難心态,嘗試所有可能的解決方案,比較它們的優劣,并在需要時尋求他人的幫助。同時,她認為提升自己不應設限,在能力範圍内,我們應多參加學生工作,以此鍛煉綜合能力,磨砺心态。

本次分享會為我院學子搭建一個寶貴的學習交流平台,在每位參與者心中播下了笃行不怠追求卓越的種子。未來,8858ccl8利官网将持續營造良好的學術誠信氛圍,引導學生深化并拓展學術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同濟風格、專業卓越的公共衛生人才。
